- 刑部
- 官署名。 汉本以廷尉掌刑狱, 但东汉时, 尚书已涉刑狱。 应劭《汉官》谓尚书之二千石曹掌水火、 盗贼、 词讼、 罪法。 《晋书·职官志》则谓二千石曹主词讼, 中都官曹主水火、 盗贼。 两说虽异但尚书掌刑狱则同。 魏、 晋以后, 尚书之三公、 比部、 都官等曹均关刑狱, 南朝之宋、 梁、 陈、 北朝之北齐, 均设都官尚书。 隋文帝定六部制度, 初沿北齐置都官, 开皇三年(583)改称刑部, 主官为尚书; 次官, 炀帝定为侍郎。 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, 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, 惟元代只设刑部, 无大理寺。 清末改设法部, 刑部之名遂废。 参见"大理寺"、 "三法司"。
* * *官署名。 漢本以廷尉掌刑獄, 但東漢時, 尚書已涉刑獄。 應劭《漢官》謂尚書之二千石曹掌水火、 盜賊、 詞訟、 罪法。 《晉書·職官志》則謂二千石曹主詞訟, 中都官曹主水火、 盜賊。 兩說雖異但尚書掌刑獄則同。 魏、 晉以後, 尚書之三公、 比部、 都官等曹均關刑獄, 南朝之宋、 梁、 陳、 北朝之北齊, 均設都官尚書。 隋文帝定六部制度, 初沿北齊置都官, 開皇三年(583)改稱刑部, 主官為尚書; 次官, 煬帝定為侍郎。 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, 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, 惟元代只設刑部, 無大理寺。 清末改設法部, 刑部之名遂廢。 參見"大理寺"、 "三法司"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